二十四节气——立秋
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为立秋。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:“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。”是说立秋过后,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,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;接着,大地清晨会有雾气产生;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七月节,立字解见春(立春)。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也。”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,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。在周代,是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,到西郊迎秋,并举行祭祀仪式(见《礼祀·月令》)。汉代仍承此俗。《后汉书·祭祀志》:“立秋之日,迎秋于西郊,祭白帝蓐收,车旗服饰皆白,歌《西皓》、八佾舞《育命》之舞。并有天子入圃射牲,以荐宗庙之礼,名日躯刘。杀兽以祭,表示秋来扬武之意。”到了唐代,每逢立秋日,也祭祀五帝。《新唐书·礼乐志》:“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。”
宋代立秋这天,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,等到“立秋”时辰一到,太史官便高声奏道:“秋来了”。奏毕,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寓报秋之意。明承宋俗。清代在立秋节这天,悬秤称人,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,以验夏中之肥瘦。民国以来,在广大农村中,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,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。还有以西瓜、四季豆尝新、祭祖的风俗。
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来临。虽然一时暑气难消,还有“秋老虎”的余威,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。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,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。
立秋前后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,中稻开花结实,单晚圆秆,大豆结荚,玉米抽雄吐丝,棉花结铃,甘薯薯块迅速膨大,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,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。所以有“立秋三场雨,秕稻变成米”、“立秋雨淋淋,遍地是黄金”之说。同时也是棉花保伏桃、抓秋桃的重要时期,“棉花立了秋,高矮一齐揪”,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,打顶、整枝、去老叶、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,以减少烂铃、落铃,促进正常成熟吐絮。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,农谚说:“七挖金,八挖银”,可以消灭杂草,疏松土壤,提高保水蓄水能力,若再结合施肥,可使秋梢长得更好。立秋前后,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,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,争取高产优质。播种过迟,生长期缩短,菜棵生长小、包心不坚实。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,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。全国各地立秋农谚有:
早秋丢,晚秋收,中秋热死牛。
立秋三场雨,秕稻变成米。
立秋十日割早黍,处暑三日无青穆。
立秋的蕾,白露的花,温高霜晚收棉花,温低霜早就白搭。
立秋播种,处暑移栽,白露晒盘,秋分拢帮,寒露平口,霜降灌心,立冬砍菜。
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想吃点好的,增加一点营养,补偿夏天的损失,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。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,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,“以肉贴膘”。秋季气候干燥,夜晚虽然凉爽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,所以根据“燥则润之”的原则,应以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,可选用芝麻、窗体顶窗体底端蜂蜜、银耳、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。秋季空气中湿度小,皮肤容易干燥。因此,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。要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的消耗,并为越冬做准备。
立秋之际各地有不少习俗。“秋社”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始于汉代,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。此时收获已毕,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。宋代秋社有食糕、饮酒、妇女归宁之俗。唐韩偓《不见》诗:“此身愿作君家燕,秋社归时也不归。”在一些地方,至今仍流传有“做社”、“敬社神”、“煮社粥”的说法。
图:清董诰绘“万亩登丰图卷局部”
秋天,特别是秋忙前后,秋种秋收,忙得不亦乐乎!但忙中也有乐趣,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,在苞谷、谷子、糜子生长起来以后,特别是苞谷长成一人高,初结穗儿的时候,田间正是他们玩耍、做游戏的场所。他们把嫩苞谷穗掰下来,在地下挖孔土窑,留上烟囱,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,然后把嫩苞谷穗放进去,到处拾柴禾,苞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,加火去烧。一会儿全窑的苞谷穗全被烧熟了,丰硕的苞谷宴,就在田间举行。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,就地打兔子,能吃的野味很多,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,烧制出来。有荤有素,百味俱全。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,弄来的红苕,放在土窑洞里,温烧一个时辰,柿子、红苕就会变的又香又甜。这种秋田里的乐趣,现如今却越来越少见了。
长按二维码,即可关注我们